綠地二次混改進入深水區(qū)
混改不易,且行且珍惜。
綠地控股(600606.SH)自“免稅”傳聞后,二次混改也最終確定。7月20日晚間,綠地控股發(fā)布公告稱,上海地產集團及上海城投集團正在籌劃其控制權結構有關事項,當天綠地控股開市即停牌,停牌時間預計不超過5個交易日。此前,由于“免稅牌照”影響,綠地控股的股價短期內出現(xiàn)五次漲停,最高觸及9.4元。但此次停牌前5天,綠地控股的股價一路下滑,5天股價下跌超14%,截至停牌前,綠地控股股價收盤于7.69元,市值為935億。
7月26日下午,綠地控股再發(fā)公告稱,公司股東上海地產(集團)有限公司及上海城投(集團)有限公司擬通過公開征集受讓方的方式,協(xié)議轉讓所持有的公司部分股份,擬轉讓的股份比例合計不超過公司總股本的17.50%。上市五年后,綠地控股正式啟動第二次混改。
與此同時,根據上海證券交易所的有關規(guī)定,綠地控股股票于7月27日開市起復牌。復盤當天,綠地控股股價收盤于7.51元,降幅2.34%,總市值降至913.83億元。
綠地控股混改進入深水區(qū),此次混改何時能完成?混改后的綠地控股是否能再現(xiàn)昔日榮光?
17.5%國資股權出讓 綠地仍無控股股東
自1992年成立以來,綠地控股便經歷多次體制機制改革,從最初的完全國有逐步發(fā)展成為混合所有制企業(yè)。
1992-1997年,在純國有體制下按照市場化規(guī)則運行,市場化基因自成立之初就深植其中;1997-2013年,建立并不斷完善國有控股、職工持股的股份制;2013-2015年,引進戰(zhàn)略投資者,形成國有及非公有資本交叉持股、相互融合的混合所有制;2015年至今,整體上市,成為公眾公司。
值得注意的是,在2017年4月,綠地控股還進行了一次小規(guī)模的內部整合,將上海中星持有的9.28億股股份過戶至上海地產。至此,綠地二次混改前的股權架構形成。
據綠地控股2020年一季度報顯示,綠地控股前十名股東持股情況中,以董事長張玉良為首的綠地員工持股會上海格林蘭投資企業(yè)持股比例達到29.13%,排在第一位。此外,上海地產和上海城投分別以25.82%和20.55%位列第二和第三位。
來源:綠地控股2020年一季度報
眾所周知,上海地產和上海新城投均直屬于上海市國資委,此次出讓前上海市國資委在綠地控股的持股比例達到46.37%,而這一比例顯著高于格林蘭有限合伙與社會資本的持股比例。此次轉讓如果成功,上海市國資委的持股比例將降至28.87%,為第二大股東,低于格林蘭有限合伙的29.13%,同時與格林蘭有限合伙、社會資本的持股比例差距縮小。
來源:綠地控股
公告也指出,本次股份轉讓完成后,預計綠地控股仍無控股股東及實際控制人,但公司控制權結構可能發(fā)生較大變化。張玉良表示,這是上海按照黨中央要求,推進國資國企綜合性改革、加速新一階段國資國企改革的重要舉措,充分顯示了因地制宜、量體裁衣的改革新思路。
業(yè)內人士分析,上海國資將手中持有的46%股權再度進行市場化混改,可謂一舉兩得。一方面,轉讓一部分股權給新戰(zhàn)投,騰挪出資金進入其他國資企業(yè),是順利推動混改深水區(qū)的重要一步。另一方面,給已經上市的綠地控股引入新的資本和資源。綠地控股有望通過二次混改形成更牢固的“金三角”股權關系,綠地控股將變得越來越市場化,有望加深在二級市場的流動性和活躍度。
誠如綠地控股的公告所言,上海地產與上海城投此次出讓綠地控股17.5%股份,意在進一步深化國資國企改革,優(yōu)化國資布局結構調整,完善公司股權結構。
對于17.5%的股份受讓方是誰?綠地控股方面僅用“新實力投資者”表示,具體消息有待進一步明確。
綠地借混改提升價值 風險仍需警惕
相比五年前上市初期,綠地控股的市值已經由3000億驟減至1000億上下。
今年年初,綠地控股2019年業(yè)績交流會上,張玉良表示,我們認為自己是被嚴重低估了的,公眾對地產行業(yè)總體評估偏低,加上綠地本身流動性不夠,導致綠地在資本市場的股價表現(xiàn)堪憂。
年報顯示,綠地控股在2015-2019年五年間,房地產主業(yè)的銷售業(yè)績分別為2301億元、2550億元、3065億元、3875億元和3880億元。值得注意的是2018年綠地控股全年實現(xiàn)3875億元的銷售額,未完成4000億的銷售目標。進入2019年,綠地控股房產主業(yè)的銷售額卻仍未突破4000億元,同比增長0.1%,銷售增速明顯放緩。
來源:綠地控股年報
此外,綠地控股近五年的資產負債率始終維持在高位,2019年總負債突破萬億至1.01萬億,資產負債率高達88.53%。
張玉良在業(yè)績會上也坦言,“因為綠地兩個國有大股東,大家覺得資本沒法做,我們現(xiàn)在國有是46.8%,比較高,這個動一動會比較好一些?!倍@也被認為是此次綠地控股二次混改的原因。
第一次混改讓綠地控股嘗到甜頭,成功上市并躋身頭部房企陣營,此次混改不僅有國家大政方針的支持,自身的求變欲望似乎更為強烈。業(yè)內人士分析,綠地新一輪混改目的便是借助新資本的注入,緩解企業(yè)的負債壓力。據測算,綠地此次“引戰(zhàn)”金額或達150億元左右。
不僅改自己,還在改別人。過去五年,綠地控股卻對參與其他企業(yè)的混改抱有濃厚興趣,并投資入股了原寶鋼建設、貴州建工、江蘇省建、天津建工、西安建工等眾多國企。
除綠地控股外,平安系是中國房地產市場舉足輕重的資本力量。2019年7月,中國平安旗下的平安資管還參與了央企中國金茂(0817.HK)混改,成為后者第二大股東,持股15.2%。2019年底,招商局港通發(fā)展混改落地,平安資管出資100億拿下25.9%股權,成為第二大股東。今年6月,招商蛇口收購南油集團24%股份實現(xiàn)對后者的100%控股,中國平安以35.18億元全額認購招商蛇口本次募集配套資金非公開發(fā)行的股份,拿下招商蛇口2.67%的股份。
但也不排除參與混改失利的房企。比較典型的便是天房發(fā)展、云南城投的混改。
2017年6月,天津市推出天房混改項目。期間消息稱,碧桂園集團、中國恒大、保利集團、融創(chuàng)、泰禾等均有接觸“天房系”的混改項目。同年12月25日,天津市與保利集團簽署合作框架協(xié)議,保利集團將派出涵蓋管理、財務、工程、運營等領域的團隊對天房集團實施共管。但不到四個月時間,保利集團便退出天房混改,官方給出的解釋是經過四個月的協(xié)商,一些政策條件看上去落不了地。但也有業(yè)內人士分析,天房本身復雜的債務問題成為擊退保利的子彈。
還是保利,2019年7月,云南省政府與保利集團簽署戰(zhàn)略合作協(xié)議,保利集團將參與云南城投的“混合所有制”改革。好景不長,今年4月30日,云南城投發(fā)布一則新的人事任命公告,辭去去年10月14日任命的省城投集團黨委書記、董事長,保利集團衛(wèi)飚。而這也宣告云南省政府與保利集團的混改蜜月期結束。
據悉,近日國資委正在進一步完善《國企改革三年行動方案》,下半年將全面實施國企改革三年行動。但誠如綠地控股一樣,也是受到上海國企改革福利的企業(yè),多年來也就出現(xiàn)這樣一個標桿,以此證明“混改”簡單,并不具有說服力。
混改水深,能不能改好,不是一方說了算的。
來源 :中國網地產
相關知識
綠地二次混改進入深水區(qū)
綠地停牌背后:進行二次混改形成“金三角”股權關系
綠地控股開啟“二次混改” 國資股東擬轉讓17.5%股份
上海深化國資改革 綠地控股開啟“二次混改” 國資股東擬轉讓17.5%股份
啟動新一輪深度混改 “綠地模式”探路提速
啟動新一輪深度混改 “綠地模式”探路提速
5天下跌14%!綠地控股緊急停牌,或將啟動混改“升級”
綠地二度混改“求變”
綠地控股:去年土地儲備2億平方米,“二次混改”不設時間表
綠地開啟新一輪混改 上海國資擬轉讓17.5%股份
推薦資訊
- 1起底明園集團:李松堅與凌菲菲 4533
- 2北京房地產市場調控政策出乎意 4213
- 3華為全屋智能AWE2024前 3763
- 4為什么進戶線要用鋁線 2871
- 5杯子送人有何忌諱嗎 男人送女 2550
- 6用心服務筑就每一份美好 2401
- 7安吉云上草原售樓處電話&md 2207
- 8菏澤輕軌線路圖已出?看看是不 2073
- 92020年竟有農村拆遷補償4 1972
- 10探索現(xiàn)代人需求,安放生活理想 1904