大唐地產“三顧“港交所,盈利增速放緩,突擊降負債|IPO研究院
大唐地產共計股權出質55次,而今年3月以來,就已進行10次。
出品|每日財報
作者| 劉雨辰
在過去很長的一段時間內,高杠桿是房地產企業(yè)經營的主要特征之一,但隨著房地產政策調控的趨嚴,相關房企的融資難度不斷提升,從去年開始,多家中小房企先后向資本市場發(fā)起沖擊,寄希望于通過上市融資補血。
近日,廈門大唐房地產集團有限公司(以下簡稱:大唐地產)在香港交易所披露了IPO文件,而這已經是公司第三次沖擊港股IPO。
據《每日財報》了解,大唐地產成立于1994年,創(chuàng)始人是臺灣第一代地產富商余英儀,發(fā)展初期主要圍繞福建省廈門市及漳州市開展物業(yè)開發(fā)業(yè)務,目前大唐地產經營范圍擴展為海西經濟區(qū)、北部灣經濟區(qū)及京津冀經濟區(qū)。
地產黃金時代已過,中小房企的生存空間不斷被壓縮,但資本市場不是避難所,隨著海倫堡地產、三巽控股、萬創(chuàng)國際等的接連失敗,更加顯示了中小房企IPO不易。而規(guī)模小、杠桿率高、盈利能力差等問題也是大唐地產的“絆腳石”。
上市路一波三折,盈利增速明顯放緩
1994年,來自臺灣的余英儀創(chuàng)辦了大唐地產,在深耕廈門十多年后,受2008年全球金融危機影響,房地產行業(yè)整體陷入融資瓶頸,而大唐地產正亟需資金用于70萬方的待開發(fā)項目。
據媒體報道,當時大唐地產已擬定于2009年在香港掛牌,但因時年55歲的創(chuàng)始人余英儀在2008年8月因病遽然逝世,大唐地產的首次上市計劃也隨之擱淺。
在金融危機席卷之下,如無數房企一樣,大唐地產更是陷入風雨飄搖的境地。
2010年,大唐地產易主,被福信集團戰(zhàn)略整合。易主后的大唐地產,成了廈門女首富黃晞的控股公司。
大唐地產20余年的發(fā)展,由閩入桂,進而北上前往京津冀。與其他開發(fā)商初期的發(fā)展軌跡無異,但以擴大土儲沖擊行業(yè)銷售榜單的高速擴張方式,伴隨著強烈的資金需求,上市補血成為了必經之路。
2019年12月份,大唐地產首次向港交所遞交招股書,卻無疾而終。如今已是第三次闖關,在上市前夕突擊降負債的大唐地產上市之路仍難言樂觀。
招股書顯示,2017年-2019年,大唐地產的銷售額分別為144.7億元、308.6億元和339.5億元,2019年10.01%的增速較2018年的113.27%大幅放緩。
同期的年內盈利分別為4.13億元、5.88億元和6.27億元,2018-2019年增幅分別為42.37%和6.63%,可以直觀的發(fā)現盈利增速明顯放緩。
除盈利增速下滑外,大唐地產還面臨銷售區(qū)域集中的潛在風險。公司的大部分收益由海西經濟區(qū)、北部灣經濟區(qū)及京津冀經濟區(qū)的業(yè)務產生,尤其特別依仗漳州、南寧及天津的業(yè)務。
上市前突擊降負債,信托融資占比超5成
隨著房地產行業(yè)逐漸告別高增長時代,以及政策的持續(xù)收縮,房地產企業(yè)因長期跑馬圈地所積累的債務問題逐漸顯現出來,成為整個行業(yè)的通病,大唐地產也難逃債務壓頂的命運。
2017-2019年,大唐地產的凈負債比率分別為1087.9%,408.8%和119.2%,即便是持續(xù)下滑,但在上市前夕凈負債率仍然達到119.2%。
據中國房地產測評中心發(fā)布的《2019中國房地產上市公司測評研究報告》顯示,125家上市房企的凈負債率均值為92.52%,對比之下,大唐地產的凈負債率還是高于平均水平。
值得注意的是,相較于負債的下降,其中更多是得益于權益的增長。2017年-2019年,大唐地產的權益總額分別為6.47億元、14.05億元和30.84億元,增速為117.16%和119.50%。
具體來看,權益的各項構成都在大幅增長,公司連續(xù)三年擴充法定儲備、連續(xù)兩年股東注資,并且少數股東權益在2019年激增1703.32%。除了合作開發(fā)力度的加大,需警惕以“明股實債”隱藏真實負債規(guī)模的風險。
今年上半年受疫情影響,很多債務壓力較高的中小房企相繼倒閉,截至目前,今年房地產企業(yè)的破產數量已經超過210家,平均每天都有1家以上的房企申請破產,主要以三四線的中小型房企為主。
據最新財報顯示,截至2020年2月底,大唐地產有息負債總額增至79.27億元,其中一年內到期和一至兩年內到期的借款分別為24.33億元和31.51億元,合計55.84億元,信托融資占比超過五成。
而其賬上的現金僅為22.14億元,已無法覆蓋短期借款,屋漏偏逢連夜雨,隨著信托資金流向房地產的政策趨嚴,大唐地產的融資渠道收縮,債務面臨更大的壓力,這或許就是公司著急上市的原因。
此外,大唐地產頻繁進行股權質押融資,企查查資料顯示,大唐地產共計股權出質55次,而今年3月以來,就已進行10次。
告別黃金時代,中小房企融資難
房地產的黃金時代已成過去。在這樣的背景之下,調控政策持續(xù)加碼,今年的新冠疫情更是加速了行業(yè)的洗牌進程。目前行業(yè)呈現的特征是頭部房企韌性較強,而且持續(xù)吞噬市場份額,但中小房企則面臨非常大的壓力。
隨著大房企越來越下沉到四五線城市,中小房企面臨的局勢非常不利,根據克而瑞公布的2020年一季度中國房地產企業(yè)銷售TOP200排行榜,截至今年一季度末,TOP10、TOP30、TOP50、TOP100房企的權益金額集中度分別達到30.2%、45.3%、53.9%和62.3%。
從數據上看,百強房企的行業(yè)集中度還在進一步加劇,其中,TOP3房企集中度提升近4.5個百分點至16.4%,提升幅度最大。而TOP51-100、TOP101-200梯隊房企的集中度則在前兩年的基礎上繼續(xù)降低。
在業(yè)內人士看來,不僅是整個行業(yè)環(huán)境發(fā)展原因,中小房企面臨的資金壓力、土地壓力、人才壓力猶如三座大山,加速了房地產洗牌的節(jié)奏,對于大唐地產這種年銷售額只有300億左右規(guī)模的地方企業(yè)來說,未來將會面臨很大的生存壓力。
房地產是杠桿經營的行業(yè),能否融到資、融資成本的高低對于企業(yè)的經營至關重要。在“房住不炒”的政策指導下,政府進一步加強了對房地產信貸的管理。
大型房企擁有多種融資渠道,包括銀行貸款、信托融資、發(fā)行債券、增發(fā)新股等,2019年排名前10的房企的平均融資成本只有4.52%,而中小房企融資渠道相對單一,融資成本高企,通過信托渠道的融資成本已經在12%至15%之間,嚴重壓縮了利潤空間。
而大唐地產近兩年的銀行借款和其他借款利率均持續(xù)增長,并且2019年增幅擴大,2019年銀行借款利率增至6.82%,其他借款利率則高達9.83%。
截至2019年末,公司尚未履行的信托融資有7筆,僅有1筆利率為9%,其余均超10%,最高的達12%。
融資難是眾多中小房企發(fā)展的擋路石。如今房地產金融監(jiān)管仍偏緊,房企融資也出現頭部效應,大型房企融資無論是頻率和金額,都是相對比較高,融資的成本也有所降低。
近年來,房住不炒是主旋律,而今年的疫情以及中央的定調更是令房地產市場承壓,在此環(huán)境下,以及自身的基本盤條件,大唐地產能否成功上市還需謹慎看待,對此《每日財報》將持續(xù)關注。
聲明:此文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,文章內容僅供參考,不構成投資建議。投資者據此操作,風險自擔。
本文首發(fā)于微信公眾號:每日財報。文章內容屬作者個人觀點,不代表和訊網立場。投資者據此操作,風險請自擔。
(責任編輯:李顯杰 )相關知識
大唐地產“三顧“港交所,盈利增速放緩,突擊降負債|IPO研究院
大唐地產三度闖關港股IPO 突擊降負債難掩資金壓力
開發(fā)貸款增速放緩,降負債仍是首要任務
大唐集團通過港交所上市聆訊 上半年收益17.85億
“三道紅線”下房企多次遞表仍難IPO 負債過高盈利不穩(wěn)成癥結
擴大銷售規(guī)模緩解資金壓力 年內9家中小房企擬赴港IPO
港龍中國IPO倒計時,房企能否再迎上市高峰?
曾遭業(yè)界反對但港交所調高盈利門檻已決 物企赴港上市或迎重擊
小房企排隊赴港IPO背后的行業(yè)生態(tài)之變
上半年20家涉房企業(yè)赴港上市 小房企、物管企業(yè)成主角
推薦資訊
- 1起底明園集團:李松堅與凌菲菲 4533
- 2北京房地產市場調控政策出乎意 4213
- 3華為全屋智能AWE2024前 3763
- 4為什么進戶線要用鋁線 2871
- 5杯子送人有何忌諱嗎 男人送女 2550
- 6用心服務筑就每一份美好 2401
- 7安吉云上草原售樓處電話&md 2207
- 8菏澤輕軌線路圖已出?看看是不 2073
- 92020年竟有農村拆遷補償4 1972
- 10探索現代人需求,安放生活理想 1904