多位老人遭遇以房養(yǎng)老騙局 “房子或被收走”背后陷阱何在?

“這套房子是我們幾十年工齡換來的,全家人僅有的一套住房,不能被人‘騙走’?!苯眨杲内w紅(化名)等多位老人向新京報記者反映稱,他們所委托的以房產進行“理財”的公司疑似爆雷,目前該公司已經關門“跑路”,自己的房子很可能因此被收走,“如今我們才發(fā)現,這其實就是一個典型的‘以房養(yǎng)老’騙局?!?/p>

趙紅等人的遭遇并非個案。近年來,伴隨著老齡化社會的來臨,傳統(tǒng)的養(yǎng)老方式亟待創(chuàng)新,從而產生了“以房養(yǎng)老”等新需求,而一些不法人員也聞風而至,打起了老年人房產的主意。

究竟是怎樣的騙局,讓上述老人陷入或將“房財兩空”的境地?接下來他們又該何去何從?

當事人:理財后收息僅仨月,房子或“易主”

“我們除了這套房子,就沒有多少現金可用了,為了讓家人過得更好一些,才想進行所謂的‘以房養(yǎng)老’理財?!?月25日,趙紅向新京報記者反映稱,2018年11月,她突然接到一家名為和諧眾生(中國)投資控股集團有限公司(以下簡稱“和諧眾生公司”)的電話,對方稱有“以房養(yǎng)老”類的理財產品,不用出租房子也能賺錢,還能生出一部分錢借給小微企業(yè)。

趙紅表示,上述和諧眾生公司推廣人員進一步向她介紹稱,“操作模式特別安全,客戶全程參與。你不用出錢,只要把房子拿出來,做個擔保即可,不影響住,也不影響出租,每月還能按時拿到一些零花錢,公司不會觸碰房主資金,只賺中間的差額利息?!?/p>

“本來我不想參與這個理財的,可和諧眾生公司的工作人員每周每月都會給我發(fā)一些材料,勸說我參與?!壁w紅告訴記者,一年后的2019年11月,她才正式與該公司簽訂理財合同(具體名稱為“投資咨詢服務協(xié)議”)。

另一位年近七旬的老人李廣益(化名)告訴新京報記者,“當初,和諧眾生公司服務人員給我打電話時,聲稱這叫‘無本金理財’,我們獲得的收益,是房子評估價百分之五的年息,讓房子生錢?!?/p>

“2019年11月,和諧眾生公司的人上門通知,我家的房子評估價為340余萬元,下一步需要去不動產交易中心等部門走程序?!崩顝V益回憶稱,“走完程序”沒多久,他就收到了第一筆利息,“當時,全家都很高興,一萬多元的利息就這么到賬了,房子還照常住著,我們頓時對這家公司信任感倍增?!?/p>

“可是,好景不長,簽訂完合同第三個月,本應該到賬的利息遲遲未到。該公司人員稱,受疫情影響,要晚到賬一段時間。”李廣益告訴記者,隨后在2020年6月,該公司工作人員又稱,由于二次疫情,再次延期打款。

 “接下來不久,讓人意想不到的事情發(fā)生了,和諧眾生公司董事長失聯。然后,我們就接到了仲裁方面的通知,如果不按期還款,就會將我們的房子強制收走。眼看著我們的房子很可能就這樣成為別人的了?!崩顝V益如是稱。

得知此消息后,2020年9月20日,李廣益與類似遭遇的當事人來到和諧眾生公司討要說法,但是該公司已經人去樓空。

3月2日,一位當事人再次來到和諧眾生公司辦公地點,該公司早已人去樓空。攝影 新京報記者寇德娜

騙局起底:房子被抵押貸款,負債由誰來背?

對于趙紅、李廣益等人的不幸遭遇,令人疑惑的是,和諧眾生公司開展的所謂“以房養(yǎng)老”,究竟是如何操作的?這背后有著怎樣的套路,當事人的房子為何就已“危在旦夕”?

趙紅向新京報記者介紹稱,“收到仲裁申請書后,我們仔細查看才明白,和諧眾生公司通過將我們的房產抵押后,從第三方獲取了借款,現在無法還款了,第三方就向仲裁委提起申請執(zhí)行我們的房產。” 

事實上,房產抵押一事在辦理手續(xù)的過程中就可見端倪?!爱敃r,和諧眾生公司的工作人員讓我去不動產交易中心等部門,囑咐我‘到時候讓簽字就簽字,就是走個程序’。最終,我也是稀里糊涂就把程序走完了?!崩顝V益告訴記者,“現在回想起來,和諧眾生公司那時就將我們的房子進行了抵押貸款?!?/p>

但是,從合同約定層面來看,將房子進行抵押的“貸款人”,并非是和諧眾生公司,而是趙紅、李廣益等當事人。新京報記者在趙紅提供的一份與和諧眾生公司簽訂的合同中看到,雙方約定,甲方(即趙紅一方),通過乙方(和諧眾生公司一方)的評估、推薦,與出借人達成“借款協(xié)議”,趙紅一方向出借人借取資金。同時,趙紅一方在獲得借款后,再將該筆借款存入和諧眾生指定的銀行賬戶,委托和諧眾生公司為其提供理財服務,和諧眾生公司按照預期年化5%(即0.416%月收益)向趙紅一方支付理財收益。

趙紅與和諧眾生公司所簽訂的協(xié)議內容截圖。 

據趙紅介紹,她的房產70多平方米,評估價約為600萬元,按照評估價七成放款420萬元,按照約定,和諧眾生公司每月支付給她的理財收益約為17000元。

值得注意的是,對于違約責任,協(xié)議中有一項對應條款,“借款人不能如期按約定償還借款本息時,以抵押物優(yōu)先受償”。這也為后來當事人的房子面臨“易主”危機埋下了伏筆。

趙紅與和諧眾生公司所簽訂的協(xié)議中約定了相應違約責任。

“復盤來看,和諧眾生公司操作的整個過程,其實就是一個閉環(huán)。”當事人王芳(化名)稱,“我們聽從和諧眾生的安排,將自己的房子抵押給第三方出借人,從而獲取出借人的借款。然后按照和諧眾生的操作,我們將這筆借款交由和諧眾生去處置,隨后和諧眾生按約定給我們打‘息’”。

 王芳進一步介紹稱,“如今,我們與所謂的出借人約定的還款時間已到,但和諧眾生公司已沒有支付能力,不可能把本金還給我們,我們自己也根本拿不出錢還款。其實,我們并不是真正的借款人,但所謂的出借人卻拿著理財合同去申請仲裁,要實現抵押權,也就是要收走我們的房子?!?/p>

 新京報記者通過天眼查獲悉,和諧眾生公司成立時間為2013年6月4日,目前經營狀態(tài)為“存續(xù)”,經營范圍包括項目投資、資產管理等方面,在經營范圍一欄中特別規(guī)定,不得向投資者承諾投資本金不受損失或者承諾最低收益等。2021年1月,該公司個別人員已經被限制消費。

另據上述多位當事人稱,部分出借人與和諧眾生公司有“串通”嫌疑,其中一些出借人是和諧眾生公司的工作人員或公司負責人的親屬。3月2日,新京報記者針對此事試圖與多名出借人取得聯系,但均未獲得回應。

律師:警惕“以房養(yǎng)老”演變成詐騙套路

 事實上,上述趙紅、李廣益等人遭遇的“抵押房產理財”騙局并非個案。新京報記者注意到,2月19日,北京市打擊非法集資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就曾發(fā)文,對“以房養(yǎng)老”為名的非法集資騙局與陷阱進行了揭底,多起類似案例浮出水面。

 北京市民盧女士被熟識的朋友帶到一家名為“北京中安民生資產管理有限公司”的宣講會,被告知只需簽訂協(xié)議,允許將名下的房產抵押給小貸公司,就可以每月領取高額養(yǎng)老金作為回報。同意后,盧女士被對方安排簽署了各種協(xié)議,也確實收到了“養(yǎng)老金”。但不料幾個月后,貸款公司開始上門催債,她被逼賣房還高利貸。

 盧女士被騙的套路與趙紅、李廣益等人如出一轍,此外還有其他不同方式的騙局,比如,北京的徐女士將抵押房產的錢款交給位于朝陽區(qū)的某理財公司進行投資,其業(yè)務員曹某、孟某帶著徐女士簽署了各種文件材料。然而,在徐女士不知情的情況下,曹某、孟某將大筆貸款轉入自己和同伙的個人賬戶。 

對于種種亂象,北京秦兵律師團隊負責人秦兵稱,真正意義上的“以房養(yǎng)老”,是由老年人將擁有產權的住房抵押給銀行或特定的金融機構,并獲取收益用于養(yǎng)老。但在“以房養(yǎng)老”發(fā)展初期,許多不法分子聞風而至,利用我國老年人普遍存在的“養(yǎng)老恐慌”心理和金融風險防范意識薄弱的問題,將“以房養(yǎng)老”演變成詐騙套路,成為了非法集資的重災區(qū)。

秦兵認為,上述趙紅、李廣益等人的遭遇,疑似是一起典型的以房養(yǎng)老詐騙案件,這些老年人為投資“以房養(yǎng)老”理財項目,將自有房產進行抵押,背負巨額債務,又在不法分子的惡意串通之下失去自有房產,導致房財兩失,建議相關當事人及時向公安部門報案。在秦兵看來,如果部分出借人涉嫌與和諧眾生串通“設套”故意損害第三人權益,那么此類合同屬于無效合同,應當撤銷,建議仲裁委慎重裁決。

(責任編輯:呂岳蘭)

相關知識

多位老人遭遇以房養(yǎng)老騙局 “房子或被收走”背后陷阱何在?
多位老人遭遇以房養(yǎng)老騙局,“房子或被收走”背后陷阱何在?
以房養(yǎng)老騙局高發(fā),背后套路何在?
每月靠房子能拿到數萬元養(yǎng)老金?以房養(yǎng)老理財騙局為何屢得手
每月靠房子能拿到數萬元養(yǎng)老金?老年人須提防以房養(yǎng)老理財騙局
“以房養(yǎng)老”騙局是這樣洗腦的
“以房養(yǎng)老”騙局這樣洗腦 北京法院警示投資理財四個原則
銀保監(jiān)會:警惕“投資養(yǎng)老”“以房養(yǎng)老”金融詐騙的風險
【金融頭條】“以房養(yǎng)老”連環(huán)套騙局:他們如何陷入“錢房”兩空困境
居住權入法 老年人“以房養(yǎng)老”更安心

網址: 多位老人遭遇以房養(yǎng)老騙局 “房子或被收走”背后陷阱何在? http://m.qpff.com.cn/newsview83070.html

推薦資訊